- 信息介紹
-
大型蒙古包里的禮儀與禁忌
蒙古包這種建筑在蒙古族所具有的歷史是比較悠久的,至今在蒙古族的很多游牧人員中也是常常會使用到這種建筑的。當我們去蒙古族進行游玩的時候常常是會被邀請到蒙古包里面做客的,那么蒙古包里面的禁忌事項都有哪些呢?
一、蒙古人尊重灶火,把它看得比什么都珍貴。來家作客的人,別說踩進灶火的木框里,就是木框本身也不能踩。前后出入的時候,要把袍襟撩起,生怕掃住灶火的木框(火撐外面的木圈)。支火撐、坐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傾斜。還忌諱向灶火灑水、吐痰、扔臟物,不能在灶火的木框上磕煙袋,火撐上不能磕煙袋。忌諱向灶火伸腿,把腿伸到火撐上烤火。不能把刀子等刃具朝著灶火放置。
耐磨損程度:蒙古包長期應用在戶外,時常會受到日曬雨淋、風吹雨打,這些因素都很容易會影響包布的使用壽命,所以的包布必須要對包布表面進行處理,使其不易磨損,更加耐用!賽爾特蒙古包所采用的包布,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至少能使用五年!
要把剪子、切刀裝進氈口袋里,夾在蒙古包的襯氈縫里。忌諱用刀刃捅火、用刀刃翻火、用刀子從鍋里扎肉吃、用刀子在鍋里翻肉。
二、墜繩,就是栓在天窗正中用來固定蒙古包的拉繩。拉繩的帶子夾在蒙古包東橫木以北第四根哈那頭上搭的烏尼里。墜繩先從套瑙和烏尼之間垂下弓形的一截兒,再將其端從烏尼旮旯里穿進去,在烏尼上打一個吉祥活扣掏出來。如果刮起大風,就可以把拉繩一下揪出來,固定在地上栓牢。春秋季節刮起大風或羊角風的時候,用力把拉繩揪住,或者把他固定在外面北墻根的樁子上,可以防止蒙古包不被風刮走。在掖墜繩的時候,垂下來的部分長短要適當,一般以站起來不碰頭、伸手能夠著為好。
蒙古人認為墜繩是保障蒙古包安寧、保存五畜福分的吉祥之物。沒有墜繩的蒙古包不存在,沒有墜繩就不能算蒙古包。大畜的時候,要從鬃、尾、膝上拔一小撮毛拴在墜繩上,這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家里。小畜的時候,女主人要用袍子的里襟擦它們的嘴,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里面的意思。男方到女方家娶親的時候,要把一庹長的緞哈達作為五畜的禮物,搭在對方的墜繩上。墜繩是一種家戶生存、五畜繁衍的吉祥物,所以珍貴,外來人不能用手去摸。蒙古游牧文化存在的價值
- 覺得產品介紹不夠清楚?歡迎你提問,第一時間解答您的疑惑 點此留言